跟設計師密切溝通的半年,我漸漸發現室內設計師的工作跟我承接一個公關活動有本質上的相近。怎麼說?
首先,我們都同樣是客戶開發、提案、企劃、執行、客戶服務一條鞭的從頭到尾負責;我們同時面對客戶和廠商(下包工班),負責掌控整體專案進度(工期)、協調廠商的作業時間、與廠商溝通執行細節(施工方式、規格)、素材(建材) 、預算;我們要一手向客戶請款,另一手要付款給廠商; 公關的收費分兩部份,一是公關服務費,是以執行專案所需的工作時間乘上單位小時費用計價,或者是charge整體專案花費的固定比例,另一個費用則是實報實銷的活動費用,像是主持人、燈光音響、舞台道具、桌椅租賃、背板等;室內設計公司的收費也分兩部份,一是設計費,另一個則是工程款,工程款中包含一定比例的監工費,有些公司明列有些則隱藏報價。
有了這些相似,我試著揣摩室內設計師夾在客戶與廠商中間的感受,也回顧執行公關專案的經驗試想怎樣確保結果符合預期並且做個好客戶(業主):
1.給予清楚的目的和背景說明: 6W2H分析法不僅適用於行銷,用在室內設計專案也是好工具。在設計師構思之前,有些事情可以幫助他了解需求,像是這次裝修的目的(Why)、想要營造的感覺風格(What)、家中成員(Who)、有沒有時間上的限制(When)、是全室打掉重來還是局部裝潢?(Where)、你期待裝潢工程怎麼進行?統包?先設計就好,自己監工? 或者有沒有一定要的建材或工法(Which)、期望與設計師/工班共事的方式是什麼?(How)、預算如何(How much)? 有些問題在我們對裝潢一無所知的時候,很難回答,所以做功課很重要,不是說做完功課,看了幾本書爬了幾篇文,你就懂裝潢,但至少有概念、能想像。有些還沒答案的問題,也可以先聽聽設計師的建議和經驗再決定。
跟設計師見面的第一次,我就先給了一份briefing deck, 包含了上述大部分訊息,在設計風格部份,我用大量圖片說明各個空間和建材的偏好,也用圖片展示了我的"一定不要"。之後,設計師也給了我一份詳細的"住宅專案設計需求表",兩面A4,除了房屋基本資料外,還包含道路寬狹、施工時程的限制、現有家具電器規格、勾選每個空間的必要家具等,兩份書面加上面對面的溝通,我們的專案有了輪廓...。
2.(承上) 關於預算的問題,我覺得是一‧定‧要‧回‧答‧的。承接公關活動最討厭客戶說: 預算沒關係,盡量提,dream big,只要創意好我們都沒問題...。真是這樣?!...150萬和50萬的一場記者會都可以發布訊息,但場地規格、F&B數量食材、主持人以及舞台設計複雜度一定不同,下包廠商技術水準也有區分。室內設計也是,尤其建材工法都會影響成本和成果,有了預算範圍,設計也較能趨近需求和期望。
3.寧願事先提醒確認也不要事後抱怨: 我們的設計師統包設計和監工,掌控整體進度,什麼工班何時進退場、建材規格、門窗尺寸等龐雜細節都由他整合協調,我是抱持施工前或者有疑慮的當下就立刻確認,寧願事前多囉嗦幾次,不怕問笨問題,也不要完工後,一一挑錯檢討;事前多次詢問也可以讓設計師意識到重要性。
4.可以三心二意,但請早:買屋裝潢設計不是一筆小數目,就算不是畢生積蓄,也是一輩子的夢想,如此大的東西要入手,三心二意是正常的,仔細盤算是應該的,但有些事情錯過了就回不來了,或者回來需要付出代價,例如改格局的砌磚拆牆。這種重要決策時刻,設計師都會提前作業或詢問,有些還會畫押確認,以免事後爭議。遇到難以決定或跟家人意見相左的施作項目,我請設計師給出最後deadline,或者寧願犧牲完工期,多想個幾天,等決定了再上工。
5.統一窗口: 不管這個裝潢設計有多少家人出資參與,融合了多少人的創意,但最終,面對外包單位的時候,一個人就好,免得多頭馬車,累死執行的人結果還不如人意。
這些心得總結還是一個「信任」,不是說要完全接受設計師提出的所有想法、建議和報價,我覺得是一種開誠布公的溝通態度。太多消費者的糟糕經驗和知識不對等,讓我們認為對方一定會坑人或偷工減料,設計師則認為業主會殺價難搞,雙方彼此拉扯較勁,然後處處防範。如果少一點這些心理作用,應該可以縮小完工的期望落差。我們也曾與設計師意見不同,也會猜測設計師的利潤空間以及工班的可靠度,但只要看見不懂的、有疑慮的或覺得報價太高的會立刻提出,了解設計師的說法或者直接討論不知哪裡聽來的施工方法和建材;此外,因為工地離現址近,我們有就近監工的便利性,有時候也會去現場參觀施工進度,順便看看工班品質,也可驗證設計師的建議。
當看見自己的家依照心中藍圖成形時,這些密集討論、大量決定、以及家人爭執的歷程就變成了感動和成就。
(右圖:某次至工地看見工班們將自己的衣物整齊的擺放一處,施工現場除了應有的建材、管線、工具和施工圖外,不見飲料罐、菸蒂或個人物品,結束工作後,工地也不見垃圾,這種良好的工作習慣和態度令我印象深刻,如果這種細節都可以注意,那工程上的品質應該也有一定把關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