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影音紀錄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看《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有種不可置信感,母子間強烈的對立拉扯和為母的頑強操控欲,讓局外觀影人都能感受穿透螢幕直逼而來的壓迫感,令人窒息...應該是為了戲劇張力吧...我想..

劇本非憑空而來,是對現實的體會。雖說有種不可置信感,卻讓我想起親眼目睹的兩幕對話..

小人幼稚園大班時,我以家長身分參加家長日,大概就是了解一下小孩在幼稚園的學習狀況,去之前我根本覺得小孩在幼稚園不就是跑來跑去、打來打去、吃飯睡覺嗎?頂多了解在班上有沒有守秩序、能不能聽從老師的指導收拾玩具和刷牙等的生活習慣。結果,我單純了...

小人上的幼稚園大班開始教注音符號,不僅僅是認字,也包含描寫,學校說是為了讓孩子提早適應注音的學習,讓小一的課程銜接更順暢,也是滿足大多數家長的期望。好吧...教就教,描寫就描寫,加上我當時對小人的教育或者說對教養的觀點還在建構中,沒有什麼立場,一切就照學校的意思。

家長日當天,各班教室內家長與老師圍成一桌,老師分享教學重點和班級活動,前半段倒也輕鬆,每個家長專注自己孩子的畫作和勞作時不時微笑點頭,到了後半段老師講到最近開始教注音,請家長幫忙留意拿筆的姿勢...老師一再強調現階段的重點在於辨識,輕鬆的學習即可。這時一位媽媽發言了...

「老師 ,我覺得應該要考試,才能知道有沒有學到」

文章標籤

後媽珍妮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咖戰警 The other guys:一部被台灣片商跳過沒上院線的警匪搞笑片,由Mark Wahlberg及 Will Ferrell主演,有很多無法用中文翻譯的美式幽默,以及多處對其他電影的諷刺,雖然不甚了解,笑點也不對拍,但誇張逗趣的動作表情,讓下班後的夜晚格外放鬆…

重量級拖油瓶Cyrus:2011一開春,我連看了兩部冷門片,Cyrus是第二部。先說說Cyrus的來頭,2010金馬影展片單之一、2010獨立精神獎最佳男主角提名、2010廣播影評協會最佳喜劇片提名以及2010金衛星獎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影片提名,在在都說明Cyrus不是一部大眾口味的娛樂片,演員也不是美麗帥氣的好萊塢巨星,但詮釋起那”特殊”的母子關係,演來自然寫實,好像就是發生在你家隔壁的事情。沒有大悲大喜,也沒有澎湃激昂的天長地久,但三個原本孤寂的生命,最後因互相了解包容而產生潤滑的感動足以深刻入心。

維納斯 Venus:遲暮之年的愛情(?),由入圍奧斯卡八次、高齡74歲的實力派演員彼得奧圖(Peter O'Toole)飾演雞皮鶴髮的過氣老演員,人生只差一口氣就畫下了句點,生活僅剩等待,等待日出日落,等待呼吸停止。直到遇到了年輕Jessie,一口氣提了上來,生命又出現生機,每天都是期待,啊~多麼珍貴,因為只有在那當下你會忘記死亡離自己多麼近,你會以為碰觸海水的雙腳感受的不是死神的溫度…對生命的緊抓不放取代了對死亡的無奈。

竊聽風暴The lives of others:這是2007在台灣上映的片子,獲得2006年「德國奧斯卡」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男配角、最佳製作等七項大獎,也代表德國贏得2007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而飾演祕密警察衛斯勒的男主角-歐路奇莫嚇(Ulrich Mühe)在該片獲頒最佳外語片不久之後逝世,享年54歲。

2012年再回顧,它無疑是我在2011年看過最值得推薦的電影之一,直到現在回想起劇情以及男主角衛斯勒(Wiesler)的情操,仍禁不住鼻酸。一位原應根據竊聽情報舉發或逮捕異議份子的東德秘密警察,透過監聽劇作家的生活,衛斯勒似乎也進入了劇作家的思維,尤其當他偷進劇作家屋內順手摸走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詩集並讀到「憶瑪麗亞」時,雖然沒有半句台詞,表情也無顯著變化,但內心顯然起了變化:

初秋九月 天空湛藍

文章標籤

後媽珍妮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個統計,2011年我一共看了41部電影,不含電視的,平均一個月看3部以上。8部亞洲片,其餘皆是外語片,31部院線片,10部不確定有沒有上映的獨立製片或舊片或DVD,我的Top 10如下圖,因三部難取捨,同時入榜,共計12幅劇照,應該不難猜。

先分享亞洲片:

讓子彈飛Let The Bullets Fly: 不管網友怎麼詮釋影片中政治寓意以及對當權者的影射,不管導演怎麼否認,光看周潤發、葛優以及姜文飆戲就值回票價!扣下板機,不急著讓人頭落地,先讓子彈飛一下…

後媽珍妮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片名取得好!鋼鐵擂台的片名"Real Steel"隱含著疑問句Who/What  is real steel?直接點出一場人心與鐵皮的競技!

劇情設定在2020年,機器人取代拳擊手,上演一場場砍頭式的肉搏戰,超越人類體能極限,也迎合人類不斷上升的暴力沸點。休傑克曼,沒能光榮引退的過氣拳擊手,把當年無法贏得的冠軍夢,寄託在機器人身上,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休傑克曼飾演的查理一再賭輸自己手中唯一的籌碼,連翻轉命運機會的機器人-"命運超男子"都無法力挽狂瀾。直到他從未謀面的11歲兒子麥斯出現...加上被遺棄在廢棄鋼鐵廠的機器人-"亞當",一個毫無勝算的組合、一場不被看好的搏鬥,扭轉了查理的命運...。

後媽珍妮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命運規劃局

我看電影為了人生哲理多些...(延伸閱讀:看電影是為了娛樂,還是為了著哲理?)


看完命運規劃局(The adjustment bureau)我立即想到一連串的選擇題問自己...

1.我會為了真愛放棄什麼?未來的名望財富?家人?還是自己?

後媽珍妮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後七日
下午3點進戲院看「父後七日」,電影才開場,道士師公隨著Hava Nagila搖擺,我開始眼眶濕潤,下午4點30分電影散場,眼淚止不住,到了晚上10點,閱讀原著作者劉梓潔的blog,我的情緒再次潰提...。

「父後七日」用詼諧的態度詮釋至親過世的悲傷,籌備喪事的畫面與記憶交錯,看似沒有負擔的往事和沒有重量的死別,蘊含最沈痛的思念和不捨。就像女主角回憶返家的某天,去平常爸爸及哥哥擺攤的夜市,聊天聊著,在哥哥攤位旁的板凳坐下,脫下穿了一天的高跟鞋,歇歇腳,原本想光腳走路,爸爸看到,很自然的脫下自已的藍白拖給女兒穿,女兒也很自然的沒有拒絕就套上,一雙踏在濕漉水泥地的腳和一雙穿在溫暖裡的腳並行...。不超過5分鐘的劇情,沒有激昂的表情和對白,生活化的互動,第一次催出我的淚...。

水龍頭一旦打開,想哭的衝動就怎麼也擋不住,即便是一些莞爾的片段都也令人笑中帶淚。其中經典的就是女主角跟哥哥說:我終於體會到一句成語了。以前都聽人家說,累嘎欲靠北,原來,靠北真的是件這麼累的事。女主角和哥哥躺在草蓆上,望著天花板,家常便飯般的在講一件跟自己無關的事情,說的話,令人噴飯,平淡的表情卻又令人心疼...搞得螢幕外的觀眾也想問:「今嘛,是欲哭還是不哭...。」

後媽珍妮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慾望城市慾望城市第二集,我看到主角們浮上臉龐的皺紋和從髮際冒出的白髮,也看到不再年輕的自己...

20歲的我們,相信有完美的愛情,一心尋找呵護的雙手、你是唯一的眼神。我們相愛比相處快,分手比開始容易,我們花心思期待未來,花時間緬懷上一段戀情;愛人沒接電話,世界崩塌;愛人專心電玩,你在角落哭泣;有愛人陪伴,就像擁有世界;愛人記得週年紀念,你確信他是Mr.Right;你用整夜的泣訴咒罵那個劈腿的混蛋,發誓自己永遠不會原諒他;面對情敵,你毫不畏懼的宣示主權;面對愛人,你毫不退縮的許下承諾...

30歲,我懷疑世上有完美的愛情,只尋找願意聽我說話、願意陪我走路的伴,加上不放開的雙手以及堅定誠懇的眼神。我們害怕相處,所以不敢相愛;開始後很難分手。我們花心思規劃明天的會議,花時間跟姊妹談心;愛人沒接電話,大概在開會吧...;愛人專注電視新聞,我在臉書自得其樂;有愛人陪伴,我擁有工作以外的生活;愛人記得生日,我品嚐難得的燭光晚餐;愛人劈腿,我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好,決定再給他機會;面對情敵,我選擇退出;面對愛人,我不確定可以履行我的承諾...。

後媽珍妮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一直深愛著你「我一直深愛著你」不是愛情故事,是一部描述親情的電影。 

一部安靜的電影,劇情也非創新,但當女主角茱麗葉(Kristin Scott Thomas飾)付出15年牢獄代價的真相揭曉時,即便是輕柔的描寫,沒有灑狗血的悲壯,但已經被女主角從開始以來的滄桑和深邃牽引著的心疼與悲痛仍一路狂瀉。 

「完全選擇沉默」
茱麗葉的假釋官問,「為何在審判過程中完全選擇沉默?」茱麗葉原本冷淡平靜的態度,瞬間暴怒:「你以為我會選擇在這種時候對你坦白?」她是有理由憤怒的。每個人好奇他的犯案動機,不是因為真的想理解她的遭遇和痛苦,而是出於"好奇",甚至期待發現有蹊蹺,然後憐惜的說「你怎麼不早說?」但「世界上有些事是沒辦法解決的,痛楚,要如何對人解釋?」 

後媽珍妮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什麼電影,可以反映出你是什麼樣的性格嗎?跟其他國家比較起來,台灣人究竟喜歡不用大腦嘻笑怒罵還是能引發思考多一點?東方線上一篇統計分析-「看電影是為了娛樂,還是為了哲理?」大意是說,李安的「斷背山」沒能拿下奧斯卡的最佳影片,多少有評審文化考量的因素,而章子怡演的「藝妓回憶錄」日本人看了生氣,中國人受不了片中章子怡的藍眼睛,而這兩部片票房卻都在台灣電影市場嚇嚇叫,該筆者認為台灣人看電影的商業性格多過於文化性格。

好聽一點,台灣人看電影沒那麼嚴肅,能輕鬆游走「藝術」和「商業」之間,也顯示文化包容力強;但誇張一點,也就是說台灣人沒有文化性格,不會排斥外來文化,日本的、美國的通通都可以,這樣的性格,跟同是華人社會的中國大陸、新加坡或香港很不一樣。

這樣的性格片商最愛,不管引進印度啦、回教國家的電影啦..在台灣都有市場。進一步分析台灣人看電影的類型,該筆者發現「喜劇笑鬧類」比例最高近三成,其次是「警匪動作類」,之後的「軍事戰爭類」及其他的八種類型都在8%~15%之間,更顯示台灣人除了最愛的喜劇笑鬧,其他類型的電影都有一定的支持者。

再交叉分析發現,三個月內會看電影比不會看電影的人情感波動大,較感性,性格中的「嚴肅拘謹」成分較不明顯,這更說明,嚴肅、談哲理的內容較不被這群Heavy User買單,最後該筆者建議若要談哲理,要發揮藝術的極致,用「情感」來包裝才會賣。

有趣的調查...


後媽珍妮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46
~以前的人如果有秘密,他會到山上找一棵樹,挖個洞,把秘密告訴樹洞,然後把他埋起來」,這樣秘密就不會消失,可以成為永恆~

娟:「這部電影很悶,不知道在講什麼,你看完會後悔。」

電影人人會看,也自有解讀,有人認為2046不若其他王家衛電影精緻,也有人嫌劇情膚淺,劇中人物造型、演技更是多有評斷,我看不懂運鏡,也無法細膩分辨表演好壞,更不知道導演是否真如眾多人所說的那般設定劇中人的心情,但是當木村拓哉乘坐離開2046的列車、不放棄的等待王菲的答案,我是感動的;當周慕雲在計程車上把手放在白玲腿上彷佛又見到了蘇麗珍,我心痛的憐惜。

看完後,意外發現自己心情沉重,男主角周慕雲的旁白佔據我心頭兩天,磨損我大半假日時光,後悔,不該看。


後媽珍妮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8 days
鬼片和血腥暴力片,我寧選後者。或許因為後者背後的意義多半貼近人性的黑暗真實面,也隱藏了人類內心最底層的本能。

後媽珍妮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r
單看Closer(偷情)的中文片名,以為是一部娛樂性居多的電影,看完後,才發現它是這麼嚴肅..

Closer是相對於Stranger。

跟很多人一樣,「誠實」和「忠誠」是我的感情世界必要元素,但,到底你要對方誠實到什麼程度?你對對方誠實的上限又在哪裡?要像劇中男主角要求對方巨細靡遺坦承偷情的細節?還是你只要知道你想知道的?到底你希望對方騙你一輩子還是100%招供? 當對方坦承的時候,你又真的準備好接受一切感情中的「真相」嗎?

會不會當你知道真相的那天,你才發現原來你認為的Closer才是Stranger,而Stranger在現在的網路時代中,才是最接近你內心的Closer。

原來你以為的真實都是謊言,你認為的謊言才是真相!

後媽珍妮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